产品经理百宝箱第71讲:自下而上的方法

产品组合管理中,所谓“自下而上的方法”是将战略纳入到项目筛选方法中,如“评分模型”或“通过/淘汰”等的项目选择标准中,从而确保项目组合的结果会同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产品组合管理中,所谓“自下而上的方法”是将战略纳入到项目筛选方法中,如“评分模型”或“通过/淘汰”等的项目选择标准中,从而确保项目组合的结果会同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实际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时,“评分模型”往往是优先考虑的工具。“评分模型”有助于实现两个关键的组合目标:确保战略一致性与项目重要性,以及使项目组合价值最大化。“评分模型”中需要实现的多种目标之一,包括利润率或成功概率,便是战略一致性和重要性的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在“评分模型”中加入一些战略衡量因素。

罗伯特·G·库珀认为,推荐“评分模型”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 “评分模型”易于使用和理解。
  • “评分模型”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评分模型”不但有助于关键变量(包括财务变量)实现最大化,同时可以确保战略一致性。
  • “评分模型”适用于“关口”的项目审核会议和项目组合审核会议。

“战略桶”或“产品路线图”之类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其主要弊端是如果在没有先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的情况下,根据“自上而下的方法”从战略角度进行资源分配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

而“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将战略标准加入到项目筛选方法中,克服了“自上而下的方法”中的主要问题。它首先从项目及其相对吸引力入手,通过与战略标准结合的方式生产“战略上正确”的项目组合。

但不足之处是,这种方法只能确保所有项目匹配企业战略,但倒推却不一定成立。它可能导致企业只实现了部分战略目标。在评估项目的过程中,一些新产品项目由于达不到标准而被放弃或冻结,这可能使得企业在新产品的投资上不会达到战略中规定的在特定类型项目所预计需要达到的支出百分比。这也等于说,战略没有真正的按计划实施。

常用的“评分模型”也不可能做到项目组合的支出分配细目都能够匹配企业战略的优先排序。也就是说,也许所有项目都匹配企业战略,但项目平衡或资源配置却可能是不正确的。

案例:

某公司在对项目进行优先排序之前,就在关卡决策时要求所有项目必须符合标准。这个标准的第一项便是战略匹配度。不符合这项标准的项目会立即被淘汰。

接下来,通过评分模型来设定必须符合的标准。如果项目评分没有达到设定的最小值,就会面临淘汰。几种战略方向标准也被构建到评分模型中。

例如,公司的战略要求增加国际化产品,减少本土化发展,因此,国际化标准就成为评分标准,国际化的项目得分更高。通过这种方式,项目组合会越来越向国际化项目倾斜。

最终,公司的“气泡图”中构成市场吸引力的六个参数中,有两个强调了战略方向:

  • 竞争地位提升(长期建立品牌和经销权的能力)。
  • 地理范围(支持国际化项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